“哨兵模式”下,科技安全与信息安全能否兼得?

2022-06-14 16:38

由特斯拉首创的“哨兵模式”可通过前置摄像头、后置摄像头及两侧翼子板摄像头持续监控周围环境。当探测到可疑行为时,车辆会自动根据威胁的严重程度做出反应。如果检测到严重威胁,车载摄像头将开始录像,并启动警报系统。特斯拉手机应用程序将发送消息,提醒车主有事故发生。


“哨兵模式”的推出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车辆受损、被盗所导致的车主损失,保护了车主的财产权益。继特斯拉推出“哨兵模式”后,小鹏、比亚迪、理想、蔚来、长安等车企迅速跟进,力求在智能驾驶赛道上为自己挣得更多筹码,赢得更多用户。


侵犯信息安全?“哨兵模式”的天然BUG


然而,“哨兵模式”在给我们带来安全与便利的同时,也存在着信息安全隐患。众所周知,“哨兵模式”在使用过程中主要是利用车外摄像头对周围环境进行监控,在某种意义上来说,即相当于在车辆上安装了一个可随时启动的“监控探头”,周遭车辆、人脸信息等相关隐私信息将会以一种我们不知情的方式被采集。如果仅仅只用于保护车主自身权益自然没问题,但这些隐匿采集的数据若被非法利用,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

出于保护此类信息安全的考虑,2021年10月份开始生效的《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(试行)》第八条明确规定:因保证行车安全需要,无法征得个人同意采集到车外个人信息且向车外提供的,应当进行匿名化处理,包括删除含有能够识别自然人的画面,或者对画面中的人脸信息等进行局部轮廓化处理等。


规定出台,各大车企相继做出应对调整:比亚迪于今年3月关闭DiLink智能网联系统中的“千里眼”功能;小鹏汽车在5月23日宣布暂停“APP端远程查看车外摄像头”功能;长安汽车于近日官宣将暂停汽车远程监控等功能……而特斯拉也终于做出妥协,将该模式转变为语音文字提示和视频本地存储。


从保护民众信息安全的角度考虑,此项政策的出台可以理解;但从另一角度来看,智能汽车以往津津乐道的“哨兵模式”对车主权益的保护效果也大打折扣。


“鱼”与“熊掌”可否兼得?

那么,如何做到既能保障车主权益的同时,亦能保障个人的信息安全?“鱼”与“熊掌”是否能够兼得?


不妨换个角度,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为出发点作出设想。红外线作为一种电磁波,具有与无线电波和可见光一样的本质,凡是高于绝对零度(即-273.15℃)的物质都可以产生红外线。红外热成像仪的具体工作过程为:通过光学成像系统接收被测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,然后将其作用到红外探测器的光敏元件上,通过后继电路和信号处理后获得红外热像图。其本质就是对红外波段的能量进行成像,然后通过伪着色处理,不同颜色表示不同温度,从而直观的看到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情况。


1659422546213.jpg

若是将这一技术运用到“哨兵模式”中,以红外热成像技术取代传统的摄像头监控,便可在感知、监控车辆周围环境的同时,在成像时就过滤掉人脸、车牌等敏感信息,从数据采集源头保护我们的信息安全。


即使这一设想现在还未有实例,但我们有理由相信,加速迈入车载智能传感舞台的红外热成像技术,能让车辆感知更加安全、智能。


小孩才做选择,“鱼”和“熊掌”理应兼得。

电话

027-81298436

微信

Top